如何消除電壓滯后
如何消除電壓滯后
電壓滯后是鋰亞硫酰氯電池的一大特性,也是該種電池存在的基礎,其原理如下:組成電池的亞硫酰氯電解液是一種強氧化性的化學物質,它同時起了電解液和電池正極活性物質的作用,亞硫酰氯與電池的負極活性物質金屬鋰接觸后,在金屬鋰表面上立即形成一層致密的鈍化膜,這一層鈍化膜是一種離子導體,鋰離子能在鈍化膜中進行遷移,但由于其遷移的速率很小,因此會阻擋電池進行反應,當電池中流過的電流不大于1μA/cm2(金屬鋰表面積)時,鈍化膜中鋰離子的遷移速率能夠滿足要求,當電流較大時,鈍化膜中鋰離子的遷移速率的限制產生嚴重影響,鈍化膜兩端產生很大的電壓降,此時具體表現就是電池負載電壓低;隨著電流的不斷流過,鈍化膜逐漸破裂,兩端的壓降逐漸下降,電池的負載電壓就逐漸上升直至正常。鈍化膜的逐漸破裂過程就是電池電壓滯后的消除過程。當電池長期處于微小電流放電或貯存情況下,電池的鈍化膜會逐漸加厚,電池的電壓滯后也會加重,嚴重時最低電壓會降到2V甚至更低,此時就會影響用戶的使用,如果在電路上未采取措施,就會由于瞬間電壓太低,使儀器不能正常使用。
以下幾種方法可以消除電壓滯后的影響:
(1)定時放電法:
在上面已經講過電壓滯后的形成原理,可知電壓滯后是由于鈍化膜形成而產生的,由于鈍化膜是隨時間增加而逐漸加厚,電池電壓滯后也隨著加重,如果使鈍化膜保持一定的厚度,就能使電池電壓滯后的程度保持在可接受的范圍內。因此我們進行了相應的實驗確認,電池每隔五天左右進行一次5~10秒鐘的大電流(2~3mA/cm2)脈沖放電,能使電池滯后的最低電壓控制在3V以上。
(2)電容貯能法(一)
以一個足夠大容量的電容作為主電路的電源,電池通過一個二極管給電容充電,平時電池給電容充電,閥門動作時,電路由電容供電,閥門的電流由電池直接提供,要求電容的電能應能使電路正常工作數分鐘以上,這樣就是電池有幾分鐘的電壓滯后,也不會影響電路的正常工作,只是閥門的動作時間加長。
(3)電容貯能法(二)
以一個較大電容作為主電路的電源,電池通過一個二極管給電容充電,平時電池給電容充電,閥門動作時,電路由電容供電,閥門的電流由電池直接提供,電路檢測電容的電壓,當電容電壓低于設定值時,停止閥門動作,此時電池開始給電容充電,當電壓達到設定值時,再進行閥門動作,如此循環操作直至閥門動作完成為止。
(4)電容貯能法(三)
以一個足夠大容量和電流的電容作為閥門動作時的電源,電池通過一個二極管對電容進行充電,當閥門動作時,以電池對主電路供電,用電容對閥門供電,電容所貯能量應能使閥門正常工作。